首页新闻公告新闻详情页

北京通州新城复合型地下商业空间解构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分享到:

全国人大代表、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在全国“两会”上透露,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运河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下月将正式启动。

所谓基础设施主要指复合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通州新城复合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是比较科学的。

与轨道交通换乘站紧密联系的地下空间

以地铁站为核心向外辐射,建立服务半径300米的行为单元,约8分钟的步行距离。此区域为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

按照规划,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的复合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分为3-4层,地下空间建筑规模约210万平方米。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分局副局长张奇介绍,“核心启动区建成后,将通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复合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一体化设计,打造成地上、地下以及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高端复合型功能区”。

新城运河核心区3平方公里的核心启动区,分为特色水乡区、文化博览区、商务北区、商务南区以及高档商住区五大功能区,地上建筑规模为45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建筑规模约210万平方米。据了解,“新城的核心启动区除了特色水乡区是低密度绿色生态区外,其余功能区将以高强度、高容积率的商务区为主”。

核心区内的所有地块都会与轨道交通方便地衔接。在核心区规划之初,就已经把轨道设计单位和地块招标条件进行了有效衔接,使建筑物和轨道出入口形成一体化设计。张奇说,“核心区内公交出行比例将达到70%-80%,其中的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整个公交出行比例的75%”。

根据规划,在核心启动区内将有M6线二期、贯穿北京东西的轨道快线R1线和东南部发展带联络线S6线3条轨道交通线路穿过。

在核心区内经过的M6线包括3座车站,分别是北关站、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其中,北关站可同R1线进行换乘,新华大街站将可实现同S6线的换乘。同时,将在轨道换乘站处设置公交枢纽或公交车站,以便于公共交通的无缝连接。

张奇介绍说,在运河核心区的北关、新华大街、玉带河3个地铁站及周边地块将进行一体化设计,使空间功能立体交混,组织紧凑、高效的城市开发建设。

“以地铁站为核心向外辐射,建立服务半径300米的行为单元,约8分钟的步行距离。此区域为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宜相互连通,形成网络,方便使用。”张奇介绍。

在核心启动区将打造的复合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将根据地块性质分3-4层。

普通地块的复合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分为3层,地下一层为地下商业连接区,人流在轨道站点的支撑下通过连接各个地块之间的通道实现连接;地下二层为停车+交通疏配环;地下三层为停车+综合管沟,除了停车功能外还设置了地下市政综合管廊,热力、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将通过此层连接各个建筑。

在商务北区和商务南区,复合型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将分为4层,地下一层为商业连接区,地下二层各规划了一个地下交通环廊系统,将与各个地块建筑进行连接,使过境车流进入环廊,并将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提高使用率,如在规定时间内设定为无车区;地下三层是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地下四层为远期的地铁线。

同时,运河核心区的地下停车场将按65辆/万平方米的高限规划停车位。

环保、绿色、低碳是新城交通的重要理念,未来核心区交通将按照人行、自行车、电动公交车的顺序排列。人行和自行车在地面,其他机动车都走地下。张奇表示,“一方面创造了良好的地面环境,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

同时,运河核心区内的路网将加密并缩窄红线,使100米即形成一个地块。通过借鉴欧洲、美洲BLOCK街区化设计,更有利于创造人性化的街道交往空间;通过建立地下交通环廊系统,将大量机动车引入地下,为地面规划步行街和商业街创造有利条件。

在运河核心区内,将采用行政手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其中包括,在规定时间内设立“无车区”,类似王府井和前门步行街的模式。

据了解,在新华大街以北的区域规划两个分时段的步行区和一个全时段的步行区,即商务北区、商务南区和水乡区。其中,商务北区、南区6-20时均为步行、自行车时段,禁止机动车通行;而水乡区则全天均为步行区。在步行区内,将开设区域内的公交车,便于市民出行。

目前,北京的中关村、CBD、未来的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多个功能区都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通州运河核心区地下空间的设计,无论在轨道交通空间的密集度,还是空间的利用程度,在北京范围内应该是最复杂的。

“这个区域相比北京其他功能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就是基础设施与地块开发是同步进行的。”张奇说,地下空间的开发在具体实施层面应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只有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这个层面衔接好,地面才能建设好。

据了解,此前,通州区政府已经委托北京市规划院在做前期的工作,并成立了一个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团队,涉及的设计单位包括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利、市政综合管线等十几家。通州的特点是五河交汇,运河核心区的许多地下设施要从河底,甚至是跨河穿过,还有防灾、减灾、消防逃生等一系列工作,这决定了统筹工作的重要性。

张奇介绍,“拿到地块的规划设计单位也纳入了规划设计团队,形成开放性的团队,做到每天信息共享,随时沟通,大幅提升了效率。可以说,这是通州新城在规划工作方面的亮点”。

“运河核心区地下复合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规划的层面上是适度超前的,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但这还需要后期的各方管理统筹来支撑,管不好、用不好,也是不能实现的。”

据了解,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北京的起步时间比较早。其实早在许多年前,北京就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课题研究。但由于技术手段等问题,一直没有去统筹实践。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手段的日趋进步以及城市新一轮开发的契机,促使了北京开展地下复合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州运河核心区的地下复合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对北京其他区域起到示范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北京旧城范围内,特别是在商务区推广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张奇表示。(来自北京商报)

预约看房

点击在线咨询